银保监会详解居民储蓄转作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意图 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

2025-05-12 21:28:39 - 综合

  1月6日,银保意图银保监会召开媒体通气会,监会居民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详解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储蓄长期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室一级巡视员叶燕斐等出席,转作资金政策就上周末发布的入市《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作出详细解读。

  本次通气会可谓信息量巨大,银保意图尤其是监会居民对于上周末刷屏的“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消息,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作出详细解释,详解澄清市场误读。储蓄长期同时,转作资金政策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还就《意见》涉及的入市银行业保险业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支持力度、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等热点问题作出回应。银保意图

  培育机构投资者

  《意见》指出,监会居民要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融资结构中的详解重要作用。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与直接融资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方式为直接融资提供配套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有效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等。

  “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是否意味着让“散户”直接入市?其背后有何政策意图?肖远企解释称,我国的融资结构中,间接融资比例较高、直接融资占比较低,中央多次提出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落脚到《意见》指出的“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其核心的政策考量主要还是培育机构投资者。例如,在直接融资发达的美国、英国,居民储蓄主要通过养老保险基金、共同基金等金融产品投资金融市场。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的一部分资金就是来自于居民储蓄,机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配置债券、股票等资产,并非单一地让居民储蓄资金直接投入股市。

  叶燕斐强调,资本市场既指股票市场和股权市场,也包括期限超过一年的债券市场。他指出,居民储蓄是国民经济核算概念,是指居民部门的收入用于消费后的结余部分,其可以以各种金融产品的形式进入金融市场。过去大部分居民储蓄是以银行存款的方式进入金融市场,这就形成了间接融资;未来居民储蓄可能会加大对理财、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产品的投资力度,这些资金进入金融市场就会形成直接融资,从而平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占比。

  同时,肖远企强调,对于个人和企业等资金持有人而言,其储蓄资金既可以投资银行存款,也可以通过委托投资、购买理财、债券或股票等方式进行投资,资金具体如何运用完全是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和收益偏好来决定。

  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

  《意见》在银行保险业完善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作出了多方面的详细部署,总体看,这些规划与当前所实施的政策高度吻合,但也有在个别实体经济领域有所突出。例如,《意见》对银行保险业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着墨较多。

  根据《意见》,要积极开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金融产品。扩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投放;鼓励保险资金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产业基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科技企业发放以知识产权为质押的中长期技术研发贷款,试点为入选国家人才计划的高端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中长期信用贷款。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发展科技保险,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引导银行扩大对先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央行近期在宏观审慎评估(MPA)中增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等指标,银保监会方面也将有所“动作”。据肖远企透露,银保监会正在研究制定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考核指标,其中会包括“制造业贷款增速不能低于平均贷款增速”,但也不排除还有其他指标。

  不断摸索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

  去年以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也有声音呼吁监管部门要尽快建立明确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马骏就建议,我国需要建立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干预机制,包括建立金融风险预警等级体系和分级响应干预机制,并提前准备好干预“菜单”、可能有必要接受干预的机构名单和干预问题机构的流程。

  《意见》也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问题金融机构处置。对不同机构,必须分类施策,遵循市场规律,在充分评估潜在影响的基础上稳妥实施,严防出现处置风险的风险。多措并举深化高风险中小机构改革和风险化解,采取不良资产处置、直接注资重组、同业收购合并、设立处置基金、设立过桥银行、引进新投资者以及市场退出等方式等。

  据肖远企透露,监管部门制定过关于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的相关指导意见,但目前整个处置机制还处在探索过程中,需要不断摸索与完善。

  “《意见》中提出了包括直接注资重组、同业收购合并等在内的7种处置方式,但实际操作中,处置问题金融机构可能不只使用一种模式,我们也在不断摸索,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肖远企称,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还是要一边探索,一边规范,一边完善。同时,考虑到金融风险(的传染)具有快速性,处置风险一方面要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另一方面则要果断快速。

  (记者 孙璐璐)

标签:银保监会|居民储蓄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 END -

375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编辑:汤晓雪 来源:

尾盘震荡下跌 沪指跌0.12%报3100点

尾盘震荡下跌 沪指跌0.12%报3100点

人民网北京10月31日电 周一早盘,沪深两市早盘小幅低开,沪指开盘即跌破3100点,随后在3090点附近徘徊,临近尾盘跌幅收窄,深成指走势类似。截至收盘,沪指报3100.49点,跌0.12%,成交额1

万科A惊现逾121亿大宗交易 恒大持股超14%

万科A惊现逾121亿大宗交易 恒大持股超14%

虽然万科A昨日表现并不出彩,但在交易所大宗交易平台上却掀起波浪。数据显示,29日,万科A股在深交所大宗交易平台累计卖出超120亿元。而卖出营业部全部为中信证券北京营业部。有分析认为,如此大规模的交易非

本月起解禁大潮来袭 多项不确定事件困扰A股

本月起解禁大潮来袭 多项不确定事件困扰A股

10月的收官之战,A股走势惊心动魄,最终3100点失而复得。全月沪指收涨3.2%,红10月梦想成真。但随后的解禁大潮仍不容忽视。市场次新股带动市场热情10月的收官之战走得比较跌宕。沪深两市双双低开,开

六安:消费品市场量足价稳

六安:消费品市场量足价稳

六安:消费品市场量足价稳 编辑:文竹 来源:本网原创

券商股今日引领反弹 沪指报3128.94点

券商股今日引领反弹 沪指报3128.94点

人民网11月3日电 3日,两市今日迎来反弹,券商、中字头,权重、题材齐发力,沪指单边震荡上行,破掉3140点的前期高位,创下10个月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报3128.94点,上涨0.84%,成交额265

沪指涨0.13%人气极度低迷 振幅创近14年新低

沪指涨0.13%人气极度低迷 振幅创近14年新低

9月8日消息,今日两市交投明显放缓,PPP概念降温回调。盘面上热点散乱,并无表现突出板块;午后开盘,煤炭板块一度拉升,带领大盘小幅上冲,但股指很快回落,两市随后持续震荡下挫,盘中小幅跳水,但临近尾盘时

碧桂园物业冲击物管第一股存隐忧

碧桂园物业冲击物管第一股存隐忧

日前,和碧桂园集团属于同一控制人控制的广东碧桂园物业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碧桂园物业”)向社会公开了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冲击物业管理行业A股第一股。记者研读招股书发现,报告期内碧桂园物业承接的

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 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4月29日,宿州经开区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园区上下要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切实抓好防汛抗旱、危化品、建筑施工、城镇燃气

投资者参与降温 新三板定增出现大面积终止与破发

投资者参与降温 新三板定增出现大面积终止与破发

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飞猛进,从去年底的5129家增长到目前的9200多家,企业融资能力却日渐萎缩。新三板定增预案金额连续四个月远超实际募集资金总额,融资供需矛盾愈发明显。今年8月新三板市场融资总额仅为

债市莫慌 “钱荒”魅影只是魅影

债市莫慌 “钱荒”魅影只是魅影

对“钱荒”的担忧终于酝酿成“债慌”。过去三天时间里,各个资金群都是一片借声,“钱荒2.0”到处刷屏,T1703已然断崖式下跌了1.42%,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快速攀升近15BP。面对此情此景,无论是“

私募基金争相逃出壳股 炒壳逻辑发生变化

私募基金争相逃出壳股 炒壳逻辑发生变化

曾经牛人扎堆儿的壳股如今风光不再,私募基金是否继续现身上市公司、成为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已成悬念。眼下正是他们调仓换股的时候,市场爆出私募正在撤离壳股的消息。事件神州牧基金退出科林环保科林环保日前公布